听新闻
放大镜
假药泛滥充斥农村市场岂能忽视,亟待加强治理提升农村群众安全感
2019-10-28 09:40:00  来源:贾汪区检察院  作者:杨宝琦

  农村监管地域辽阔、点多面广较为分散,加之执法人员配比偏少导致农村药品监管相对城市较为薄弱,更加容易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,农村逐渐成为假药销售的主要市场。贾汪区检察院在梳理近两年办理的生产、销售假药类案件发现,假药已成为危害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重要隐患,亟待关注。

  一、以讹传讹,老年群体成受骗主流军。由于文化层次、地理环境、经济发展等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,农村群众用药安全意识淡薄,欠缺用药安全知识,容易受表面现象迷惑,轻易相信药品的疗效。而农村地区信息流通相对闭塞,加之老年群体信息交流渠道相对传统,许多难辨真假的信息大都在逢集或闲暇聊天时被口口相传,因此老年群体极易成为受骗主流军。自2018年至今,我院共办理生产、销售假药案9件16人,案发地主要集中在沛县鹿楼镇、邳州碾庄镇、经开区徐庄镇等农村地区,其中95%以上受害人为老年人,他们都是听信别人的推荐开始尝试使用。

  二、自吃加带卖,“治病挣钱”两不误。贾汪区院在办案中发现,大部分犯罪嫌疑人自身患有腰腿疼痛、痛风等病症,他们最初购买自用,后来邻居或者亲戚看着效果好,让帮忙捎带,因此慢慢的就开始逐渐走上销售假药违法犯罪道路。如犯罪嫌疑人王成珍、罗贤英夫妻二人皆患有类风湿疾病,经同村人推荐使用“特效关节舒”,后来亲戚邻居看到王成珍夫妻二人腿脚灵活,便开始从王成珍处购买此药。自2011年至2018年,王成珍二人自用大约210多瓶,销售600余瓶。又如犯罪嫌疑人郭小侠母亲患有类风湿关节炎,郭小侠帮助母亲购买“特效关节舒”,后来卖药人不干了,郭小侠便自己与制售假药的人联系购买并销售。自2007年以来郭小侠共购买“特效关节舒胶囊”假药1500瓶,其中向徐州地区居民王继平、刘晓华、封刚、吴文菊、张合等人销售数量为1400余瓶。

  三、药品成分难辨危害,只顾“药效”不顾健康。通过调查了解,涉案药品“特效哮喘灵”是通过甘草片、消炎药之类的药品配制而成,“特效关节舒胶囊”是通过各种钙片、活血片、管腰腿疼的药品配制而成,这些药物是以中药材为原料,但药物成分未经过科学配比和严格把控,也未通过质量检验,不是正规生产的药品,虽暂未发现危害后果及延误治疗的情形,但对人体健康的实质损害仍未可知。有些老年人明知是“小路货”,生产渠道不正规,但看别人吃着身体表面没有损害,而且确实能缓解疼痛,就抱着放任的心态继续购买。

  对此,检察机关建议:一是加强信息收集,延伸监管触角。制定举报奖励办法,充分调动药品协管员、信息员的积极性。与药店、乡镇防保所等建立联系制度,发现假药线索及时上报,使药品监督触角延伸到农村的每一处角落。二是加大宣传力度,普及法律法规。要加大农村地区药事法律法规宣传力度,增强广大群众抵制假劣药品的意识和能力,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。三是注重部门配合,形成监管合力。建立公安、邮政、工商、交通等部门协助药监打假制度,形成药品打假合力。

  编辑:郭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