贾汪区检察院案管部门立足案件监督管理基本职能,积极转变工作思路,在日常受理工作中积极采取有效措施,多管齐下,促使受理工作保质提效,有效保障了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。
一、日常审查注重精细化,提升案件受理质量
受理是案件进入检察机关的第一道关口,案件受理工作质量的高低,直接影响到检察机关的整体办案效果。该院受案人员在受理案件时,始终将法律文书、卷宗材料、涉案款物及案件管辖权的审核工作放在第一位,审查注意细节,注重精细化,同时收集日常受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,如:公安机关移送的部分案件,未在起诉意见书中注明犯罪嫌疑人的政治面貌及工作情况;对于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的案件,公安机关在起诉意见书中表述不清;部分未成年人案件中关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情况、未成年被害人的各项自然情况表述不清等。对于发现的问题一是定期总结并向侦查机关发出情况通报,督促其及时整改。二是建议业务部门认真核查案件相关材料,必要时向业务部门发出案管建议,建议向公安机关发出纠违。双管齐下,案件受理工作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。
二、案件审查增强敏锐度,深挖线索及时移送
该院受案人员在对法律文书的审查过程中,不断提升案件线索发掘的敏锐度,通过发现线索、及时上报讨论,适时将案件线索移送该院其他部门,充分发挥案件监管职能。受案人员注重对涉黑涉恶、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类案件及因案致贫案件的文书审核,对于可能存在虚假诉讼、涉及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公益诉讼及司法救助案件线索,及时向民行、控申部门移送。如该院案管部门在受理臧某某等9人非法拘禁、虚假诉讼、合同诈骗一起涉恶案件时,通过审查《起诉意见书》时发现该案可能存在虚假诉讼线索,经研究后,以《案管建议》的形式将该线索移送本院民行部门,推动民行部门依法启动民事审判监督程序,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并获法院采纳,最终案件得到改判,该案例主要做法被省院案管处采用,并获评市院优秀监管案例。另,该院案管部门通过受理向本院控申部门移送救助线索多条,其中朱某某故意杀人案,因线索及时移送,促使依法启动司法救助程序,并获省院联合救助,发放司法救助金6万元,使得被害人得到及时救助,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,法律效果。
三、分案注重及时高效,加快案件分流
该院在案件分配过程中始终遵循“自动分案为主,手动分案为辅”的分案原则,对需要指定分配的特殊案件,由承办人申请、检察长审批后,方可进行手动指定。随着检察机关大部制改革、部门人员调整及新刑诉法的实施,轮案规则配置也越来越精细化。该院案管部门始终坚持按照业务部门的需求,与技术部门配合沟通,将轮案规则配备到位,确保案件分配高效规范。同时在受理案件的同时加快制作电子卷宗,指定一名工作人员专职负责电子卷宗制作,在拿到卷宗的第一时间进行扫描、制作电子卷宗,无特殊情况,电子卷宗的制作、上传等工作一律要求受案当日内完成。受理员在将卷宗材料送到扫描人员手中的同时,进行受理操作,实现扫描、受理同步,从而高效实现了受理、扫描、装订、制作、审批一体化,即环环相扣,又统筹兼顾,案件得以快速分流。再者,在案件分配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与承办部门、技术部门沟通,适时进行调整,以适应业务部门办案需求,确保案件流转及时高效。